【党政领导谈清新福建游】隋军市长在宁德市旅游工作暨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 招商动态 |2016-07-13
(2016年3月1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工作暨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市旅游工作情况,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快旅游强市建设,为宁德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提供有力支撑。这次会议,我们专门邀请了省旅游局吴立官副局长作专题讲座,他就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全域旅游”、全省“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及近期旅游工作重点等,给我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辅导课,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大家要认真学习领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从更高站位推动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市旅游局局长钟明龙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2015年及“十二五”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对“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总体思路作了说明,提出了2016年旅游工作意见,我都赞成,关键要落实到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旅游产业发展新机遇
过去的一年,全市旅游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旅游产业提质提效,全市旅游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实力在壮大。
全年接待游客1837.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29亿元,分别增长14.8%、1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1.9个百分点,增幅位列全省第四和第二位。
二是融合在加快。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扶贫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方兴未艾,红色旅游开始起步,旅游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三是形象在提升。
旅游景区改造升级、拓展延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等公共配套加快完善,推介手段形式多样,宣传营销有了新突破,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四是合力在集聚。
全市发展旅游的共识已经形成,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主要景区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联票营销,同时,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更加密切,地位更加突出,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翻番,景区加快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加快配套和完善,新业态加快培育和发展,宣传营销加快推进和拓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经济总量小、水平低,旅游业态单一,配套设施不足,传统观光游仍占较大比重,旅客人均日消费额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和管理问题不少。
一是尚未形成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国内一日游游客623.76万人次,占全年接待游客量的1/3。游客留不住、住不下,仅靠“门票收入”,对消费的拉动十分有限。二是淡旺季差距明显。我市以绿色生态、滨海景观为主景区,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尤其是白水洋,“干半年歇半年”,由此带来景区运营、旅游商品经营、旅游车辆运输成本高,以及导游等旅游从业者外流问题。三是核心景区名气不足。虽然拥有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两个5A、两个4A级景区,但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强。景区开发水平不高、产品单一,大多以自然风光为卖点,不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多元化需求。四是旅游要素不够健全。旅游公路和码头等级不高,星级酒店偏少,特色民宿开发还处于启动阶段,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娱”“购”方面有效供给不足,尚未开发出能够真正代表宁德特色的旅游商品。五是文化挖掘不深。我市拥有畲族文化、木拱廊桥文化、民间信俗文化、海洋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但开发利用不够,与旅游结合度不高。同时,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存在“一哄而上”现象,对“乡愁”“民俗”等保护不力、挖掘不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清醒认识、认真解决。
当今世界,已进入“旅游时代”,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制定旅游发展国家战略,旅游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过去60年,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中占比最大和增长最快的行业。目前旅游业占全球GDP总量的比重达到10%,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国际旅游人次上升了4.4%,继续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这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6年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长。从我们国家来说,旅游业发展也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正从经济建设边缘转向主战场,迎来黄金发展期。2015年全年国内外接待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旅游业对全国GDP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88%,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为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化认识、准确把握。
一是经济新常态赋予旅游业担负更大使命。
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对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稳增长方面,旅游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在调结构方面,旅游是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强动力方面,旅游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动能;在惠民生方面,旅游是带动脱贫和就业的重要手段。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促进旅游消费”摆在扩大内需的首位,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将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基础,整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我省新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来打造,这些都赋予旅游业新期待、新动力。
二是“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旅游业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世界经济复苏低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的药方。从旅游业的本质特征看,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就如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讲的,“消费的不断升级铸就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要素的相互衔接决定协调是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过程的人文要求决定绿色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属性,游客的空间移动决定开放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服务的产业链条决定共享是旅游发展的必然效果”。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既为旅游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也要求旅游业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依靠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旅游业正是“双创”的广阔舞台;强调用新思路新举措挖掘内需潜力,旅游业迎来重大利好;强调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将直接受益。
山清水秀是宁德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我们一定要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黄金期,搭上高科技尤其是高速、高铁的快车道,借力供给体系改革,推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
二、转变观念,突出重点,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我们要顺应形势,转变观念,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围绕“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宁德新兴主导产业”和“将宁德打造成中国著名的山海休闲旅游目的地”两大目标,突出重点,主动作为,努力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实现新发展。
(一)激发创新活力,优化旅游供给。
面对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我市旅游业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主动适应新时期旅游需求变化,把抓项目、育龙头、出精品当作重点,不断丰富和提高供给水平。
一要抓项目。
当前,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旅游投资仍保持强劲增长。这次省里根据国办发62号文出台了《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方案》,正是看到了旅游业投资需求旺、领域广、潜力大。方案提及和涉及宁德的有7处,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对接,抓紧实施一批旅游项目。同时,要按照省、市重点涉旅项目计划安排,盯紧、抓实全年131个旅游项目,重点实施好古田临水宫景区开发、三都军港风情基地、屏南双溪旅游镇等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旅游投资超20亿元。
二要育龙头。
在培育壮大屏南圣阳、太姥山、白云山景区旅游开发公司等本土企业的同时,要抓住旅游业正成为吸引投资和新要素热点的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来宁投资,参与产业整合。要鼓励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跨界发展,发挥旅游业在去产能、去库存中的作用。
三要出精品。
要围绕满足消费者复合型、个性化需求,培育一批旅游精品,从整体上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对今年省里提出的“六个一百”工程,我们要对号入座,认真组织实施,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切实发挥旅游带动效应。
(二)坚持协调并建,推动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今年旅游的热词。过去“景点旅游”和组团游,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基础。面对旅游业呈现出的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新趋势,我们要强化全域概念,逐步从单一的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把整体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有效结合。
一要提升核心景区。
继续实施景区创新提升计划,完善太姥山、白水洋•鸳鸯溪、白云山、九龙漈•鲤鱼溪等核心景区,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开展创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活动,重点推动霍童古镇、廉村创建4A级景区,坦洋、西浦、下党创建3A级景区,加快推进太姥山房车(自驾车)营地、寿宁闽台田园生态农业旅游等新的旅游融合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大对全市各地旅游资源的普查力度,争取再发掘一批新的景区景点。
二要加强线路整合。
按照山海川岛湖并重、人文生态景观融合的思路,科学设计线路,把景点做成景区,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通过点线结合、以点带面,吸引更多游客到宁德“过夜游”“深度游”,玩得好、住下来、多消费,填补“住、购、娱”等短板。今年重点要构筑渔家风情带、福寿联动带、亲水联动带3条旅游带,通过打造新生“带”,拓宽旅游发展新空间。
三要推进试点工作。
近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屏南名列其中,成为我省9个入围的县区之一。要学习借鉴四川阿坝州、江苏苏州、海南琼海等地做法,完善规划、积极探索、及时总结,为推进全域旅游提供成功样板。特别是要针对旅游淡季问题,研究破解之道,探索开发冬季旅游新产品。同时要积极推进福鼎、蕉城、周宁等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试点。
(三)厚植绿色优势,丰富旅游业态。
习总书记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宁德作为生态良好的后发展地区,更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培育“旅游+海洋”“旅游+农业”“旅游+养生”“旅游+文化”等跨界旅游新业态过程中,注重挖掘绿色元素,打造人们向往和满意的旅游目的地。
一要积极推行“滨海旅游”。
全面整合山海川岛村资源,以“中国渔家海岸”为龙头,联动三都澳、嵛山岛、东冲半岛等滨海景区,加快推进深海垂钓游、海鲜美食游、岛村渔家游,做深做好“渔”的文章。主动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以项目带动、节庆拉动、宣传推动为抓手,以福鼎白茶、坦洋工夫为依托,打造“海上茶叶之路”等特色产品。
二要大力推动“扶贫旅游”。
旅游业立足于“造血式扶贫”,在扶贫工作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家旅游局已同国务院扶贫办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提出“十三五”时期通过发展旅游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总结推广赤溪扶贫经验,抓好蒋太线、霍童溪、白云山3条美丽乡村旅游线路和寿宁下党、古田白溪、柘荣石山等12个国家扶贫试点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和金融支持,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农家体验游、亲子采摘游、民俗节庆游、观光工厂游等旅游项目。探索建立旅游电商扶贫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旅游”模式,宣传营销各地特色旅游资源,带动农民就业创业。
三要加快推广“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魂”。要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进一步挖掘我市独有的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畲族文化、信俗文化等内涵,在设施配套、宣传营销、商品开发、接待服务等方面注入文化元素,讲好“宁德故事”,让游客在宁德能够体验到别样的“文化之旅”。要深挖红色基因,加强对红色文化和革命故事的编研,大力宣传习总书记“三进下党”新红色经典,唱响红色旅游品牌,重点要抓好寿宁下党红色旅游区、三都澳红色革命旧址、屏南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蕉城闽东独立师旧址景区提升工程。
(四)扩大开放营销,打造旅游招牌。
“好酒也怕巷子深”。旅游经济是一种“概念经济”“眼球经济”,推介营销是迅速占领旅游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法宝。我们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开放的手法营销好“宁德旅游”。
一要着力唱响公共品牌。
省里提出的“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的“金字招牌”。市旅游局提出的“山海梦想·自在宁德”品牌形象,还是有我们宁德特色的。当然,品牌需要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我们要持续叫响独具闽东魅力的“金字招牌”,让全省、全国人民一听到,就有“宁德这么美,我想去看看”的冲动。
二要致力提高营销实效。
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组织全市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办好每年举办的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陈婧姑文化旅游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要在用好电视广播、动车高铁、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APP平台、影视植入等现代新技术、新手段,宣传推介“宁德旅游”。
三要精心开发“宁德礼物”。
要深入挖掘、创意开发,推出一批设计合理、创意新颖、地域特色浓郁,有纪念性或记忆性的“宁德礼物”。可以借鉴苏州刺绣、景德镇陶瓷的做法,将畲族银器、福鼎白茶、柘荣剪纸等做特做精,甚至还可以建成观光工厂或畲族文化、白茶文化、剪纸文化博物馆,将旅游商品打造成旅游景点。
(五)提升共享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旅游是典型的“口碑产业”,要抓好旅游软硬件配套,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共享旅游业发展红利。
一要发展智慧旅游。
如今,游客外出旅游,只需随身携带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搜攻略、查天气、买车票、订酒店、找美食,“旅游APP”几乎无所不能。宁德旅游也要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加快完善“一库三网”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大力推广智慧导游、电子门票、移动支付等方式,实现形象宣传、信息服务、旅游产品和服务网上预定一体化。
二要完善综合配套。
实施景区直通车工程,建好10条景区“最后一公里”旅游公路,抓好今年115座旅游公厕新改建工作,推动特色美食街、旅游集散中心、交通引导牌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景区信息发布、客流疏导、咨询服务、应急处置等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景点突发事件高峰期客流应对处置机制,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三要规范市场管理。
要坚持依法治旅,针对欺客宰客、虚假宣传、围追兜售、导游服务等游客投诉集中的问题,加强日常巡查、投诉受理和联合执法,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倡导文明旅游,营造企业诚信经营、游客文明出行、市民明礼友善的良好氛围。
三、凝聚共识,强化保障,共同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
旅游工作涉及面广,必须统筹各方力量,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促进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
一是组织领导要加强。
市县两级政府要把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主要责任。今天特意把各县(市、区)主官请来,目的就是让大家真正重视起来。当前,要按照《旅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完善旅游应急管理和安全救助体系等,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用制度机制的完善保障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部门合力要加强。
旅游涉及多个行业,需要各方协同推进。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发展氛围。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旅游统计工作,当前,旅游业产值、旅游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等数据缺乏系统统计。旅游、统计部门应做好向上衔接和双方协同合作,建立旅游统计体系,准确反映旅游产业家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政策扶持要加强。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支持旅游业发展,仅去年就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等政策,安排了200亿专项建设基金,并将旅游发展基金使用年限延长到2020年。省里也结合福建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干货很多、含金量很高。我们要认真研究,拿出符合地方实际的优惠政策,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对涉及旅游土地、财政、金融等要素,可以采取“一事一议”,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把政策变成促进旅游发展的推动力。
四是队伍建设要加强。
要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落实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一批有先进经营理念、有专业素养、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旅游人才来宁工作。要主动和高校合作,开辟旅游相关学科,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人才。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通过举办导游年审培训、新增导游岗前培训、优秀导游人员提升培训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同志们,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聚合力、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打造品牌特色、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努力把宁德建成旅游强市,为建设“六新大宁德”和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建省旅游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